姜堰古壽圣寺姜堰十里溱湖姜堰古鎮溱潼姜堰曲江樓泰興公園獨立支部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楊根思烈士陵園奎文閣劉國鈞故居靖江鐘樓孤山
溱湖三面佛的歷史文化是什么?佛教在線河南訊2011年1月22日上午,建造在江蘇泰州溱湖中的藥師佛銅像在洛陽順利完成面(頭)部銅壁板澆鑄,標志著佛像制作安裝進入了攻堅階段。據了解,這尊藥師銅質佛像高36米,用銅400余噸。此次藥師佛面部澆鑄共熔入金首飾等貴金屬2000余克,全部澆鑄工作將于1月底結束,預計5月份完成佛像和佛塔的組裝后即可開光與世人見面。古壽圣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間(1265~1274),為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也是人文薈萃的場所,清代鄭板橋,民國元老于佑任等都曾在此駐住。此次興建的藥師佛塔中的藥師佛銅像是古壽圣寺供奉的三大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之一,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又稱;藍琉璃光藥師佛王、大醫王佛、十二愿王,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藏語音:“桑給眉拉”。古壽圣寺已經有近七百余年的歷史,也是蘇中地區極為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據悉,自2010年4月,泰州華僑城擴建古壽圣寺時決定在溱湖中修建60米高的藥師佛塔,三面藥師佛銅像是佛塔的主體,高度約36米,由三尊獨立的佛像組成,與藥師佛背向而立的是他的兩個脅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共稱為東方三圣、藥師三尊。據洛銅集團總經理助理薛湘生介紹,三面藥師佛采用先進工藝鑄造,佛像的不同部位將呈現出五種顏色,斑斕絢麗,整個藥師佛塔建成后金碧輝煌,將再現水天佛國琉璃世界的神韻。(圖、文:陳曉平、馬守國)